首页 > 快讯 > 绿色低碳理念深入各行各业,武汉市级“无废工厂”超200家
2024-12-17

绿色低碳理念深入各行各业,武汉市级“无废工厂”超200家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严芳婷 通讯员 武宣12月17日,武汉市召开“积极推进美丽武汉建设 打造无废城市武汉样板”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武汉市制定《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以工业、农业、生活、建筑、危险废物五大领域为切入点,以制度、技术、市场、监管四大体系为支撑点,按下“无废城市”建设“加速键”,累计完成110项重点任务、建成31个固体废物利用处置项目。绿色低碳理念深入工业、农业各个领域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成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较快下降,从2020年0.31吨/万元下降至目前的0.28吨/万元,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提升至97.95%。打造国家级绿色工厂超50家,省级绿色工厂超100家,市级“无废工厂”超200家。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全覆盖推进循环化改造。农业绿色发展基础进一步巩固。今年全市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37个。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计划建设化肥减量示范区8000亩。加强农业废弃物利用处置,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0%。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打造1487个“无废细胞”,覆盖学校、工厂、机关及事业单位、商场、饭店、景区、快递网点(分拨中心)等场所,推动“无废”理念接地气、入人心。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快递绿色包装使用率达到90%。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显著提升。绿色建筑广泛应用,全市新增民用建筑设计阶段绿色建筑标准执行率100%,竣工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99%以上。预计2024年全市建筑弃料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4%,比“十三五”末增长7个百分点。危险废物监管处置体系逐步完善。全市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稳定保持100%。深入推进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试点,2752家小微企业纳入物联网管理,有效破解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最后一公里”难题。政策供给持续优化。出台循环经济发展等专项规划,发布生活垃圾处置生态补偿金管理办法,编制医疗机构污泥处置技术指南等地方标准,近期还将公布施行《武汉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科技创新持续赋能。坚持以“用”为导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出台《武汉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政策措施》《2024年武汉市生态环境保护先进适用技术指导目录》等。在绿色低碳领域组织实施全市自然科学基金探索计划(晨光计划)项目44项。市场活力持续增强。编制“无废城市”建设税收优惠政策清单,3512家企业列入信用评价体系。安排315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农业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武汉地区25家中资商业银行均已建立绿色金融相关组织体系,实现全覆盖。相关企业成功获取循环利用领域超长期国债投资补助0.33亿元。监管体系持续健全。加快建设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建设,将对各类固体废物实现全周期、智能化、闭环式数字化管理。严厉打击危险废物违法犯罪行为,今年以来开展联合行动3次,立案查处10起涉危险废物刑事案件。制造企业积极向“绿色工厂”转型武汉市经信局围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统筹绿色制造体系和无废工厂建设,持续推进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不断提升企业绿色发展水平。累计建成5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05家湖北省绿色工厂,打造200余家武汉市无废工厂典范,形成横向无废工厂、绿色工厂,纵向国家省市三级绿色化梯度培育模式。加强企业绿色转型服务。制订印发《武汉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武汉市制造业绿色诊断工作规程(试行)》《武汉市“无废工厂”建设实施方案》,整合区、第三方服务资源,率先为企业免费诊断,年均安排50家企业,制订“一对一”诊断方案,对照绿色工厂、无废工厂标准找差距,挖掘改造潜力,量身定制绿色化提升方案。推进企业绿色转型提升。出台《武汉市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武汉市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法》,支持工业企业资源综合利用等绿色发展项目,近三年安排约6000万元支持企业绿色化提升。其中,支持绿色制造、无废工厂典型占60%以上,典型企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率超过90%,远高于全国工业固废平均利用水平。营造绿色低碳发展氛围。近年来,通过召开绿色制造大会、走进“绿色工厂”、案例现场观摩、集中“竞赛式”路演等形式,宣传“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绿色工厂建设理念,引导企业实施绿色制造。如格林美城矿公司首创“流程化、机械化、无害化、资源化、信息化、教育化”的中国报废汽车处理模式,对报废汽车和各种复杂金属废料进行分类回收,实现报废汽车的整体资源化利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7年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为武汉市首家绿色工厂。岚图汽车是全国第一家以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开展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的单位,岚图汽车联合东风鸿泰用2年的时间,完成了“建立回收体系,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加强信息公开”等试点任务,实现了汽车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80%、可回收利用率达到98.6%的目标,2023年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益海嘉里大力发展水稻循环经济,围绕一粒稻谷用到极致,把加工水稻的副产品米糠和稻壳作为原料再加工、综合再利用,米糠炼油,稻壳做燃料,稻壳灰还能制轮胎,首创了以“水稻循环经济”为代表的全新产业发展模式,2022年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武汉市区城管部门深入贯彻“无废城市”理念,聚焦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建筑废弃物全链条管理等重点工作。全面提升垃圾分类处理能力。围绕打造洁净城市,持续提升环境卫生品质,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处置项目建设,全市形成“6焚烧、6厨余、2协同、1应急”的生活垃圾处置格局,生活垃圾设计处置能力已达2万余吨/日,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超过75%。在现有5座建筑弃料再生建材厂的基础上,规划布局并推进建筑弃料和装修垃圾的资源化协同处理,打造集建筑弃料和装修垃圾处置于一体的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中心。着力完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在各区、各部门特别是广大市民的支持下,武汉有序开展居民小区撤桶并点,投放点撤并40%,缩减至3.4万个,方便了收集管理,减少了二次污染。同步推进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微改造垃圾分类投放点2.4万个,建成垃圾分类收集屋1800余座。进一步规范餐厨垃圾收运管理,在农贸市场试行“不分类、不收运”,全市日均厨余垃圾收运量超过2900吨;布设再生资源智能回收箱4000台,对大件垃圾、装修垃圾等实行“大分流”收运,基本实现分类收运体系全覆盖。加强建筑垃圾处置监管。加快完善建筑垃圾源头减量、中端收运、末端处置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全面推广建筑垃圾处置电子三联单,提升武汉市建筑垃圾数字化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建筑垃圾“产、运、消”各环节违法违规行为,做到建筑垃圾“源头产量可查、中转运输可控、末端处置可溯”。广泛宣传发动。深化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建成开放垃圾分类主题公园2座,开放分类宣教馆38个,进一步强化宣传阵地。成立首个校地合作社会实践基地,联合团市委将垃圾分类课程纳入爱心托管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300余场。推选“金牌宣讲员”,开展重点人员“五个全覆盖”分类培训,覆盖近10万人,举办“武汉以我为荣·垃圾分类篇”发布活动,组织志愿服务活动6600余场,持续开展“千媒万屏”宣传,营造浓厚分类氛围,提高市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