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转身怕撞墙,卫生间洗澡溅湿马桶——小户型的痛我懂!面对鸡肋的L型卫生间和迷你厨房,我们拒绝将就!
一、原有户型图
应粉丝要求对原始厨房卫生间过道区域进行优化改造。
原始户型存在明显格局缺陷,空间比例严重失调导致功能分区混乱——核心痛点集中体现为"两小一大"结构性矛盾:
功能空间压缩畸形:厨房操作区仅余1.12㎡(1.6m×0.7m),无法满足洗切炒基础三角动线;卫生间净面积不足3㎡且呈非常规L型,淋浴区与马桶间距仅剩35cm
过道面积过度侵占:连接厨卫的过道达5㎡,相当于浪费了一个次卧空间
门位设计严重失误:卫生间进门位置宽度仅1m,导致入口区1m²空间完全闲置;L型转角区与门后区域形成双重浪费,卫生用品无处收纳
二、不改动原有墙体
首先在原有墙体均无法改造的前提下,只能进行家具家电的布局。
现有改造方案虽尝试通过洗漱区外移缓解空间压力,却陷入“拆东补西”式困境,核心问题仍未根治:
卫生间内部空间持续低效耗散:移除洗漱区后,L型转角区仍保留冗余过道(宽达75cm),如厕区与淋浴区之间任然靠的太近,需要每次清理洗澡水
厨房操作空间遭持续性挤压:厨房台面无法完成取-洗-切-炒”黄金三角动线标准,切菜操作区在转角处,无法进行大动作,冰箱位无法完全嵌入墙体与之齐平,致使空间再度挤压。
三、改动原有墙体
在原有墙体可以拆除改造的情况下,一般100mm厚度墙体为非称重墙,故可将厨房及卫生间中间墙体进行拆除处理,重新进行排布规划。
改造后原有厨房及卫生间的面积均为得到较大改变,但整体空间排布更加合理,能够容下更多东西,双区综合空间利用率从63%飙升至92%
加入家具电器厨卫洁具后:
本次改造通过空间重构策略与毫米级尺寸把控,在零面积扩增前提下实现功能质变:
厨房系统效能跃升
黄金三角动线重生:操作台面延展并形成90°最佳转角,实现"取→洗→切→炒"无缝衔接
冰箱位移革命:将原占用厨房0.6m进深的冰箱外移至过道,采用嵌入式安装与定制散热系统,释放出的空间成为厨房及卫生间扩大的活动区域,使得厨房卫生间空间利用率进一笔提高。
卫浴系统破局新生
干湿三分离进阶:原淋浴区从原有与马桶区共用区域升级为1300×800mm长条形玻璃房,实现成人自由伸展;独立台盆区配置580mm深台盆柜以及镜柜,洗漱用品藏露比达7:3
过道功能重组:洗衣区采用叠放式设计(可采用洗烘一体机,或者洗衣机 烘干机 储物抽屉三层均可),操作台面延伸至1.2m;与对面冰箱形成700mm舒适通道(超国标600mm最低要求),实测双门同时开启仍余200mm安全间距。
本次改造以两面墙的微创式重构为支点,撬动全屋功能升级——不砸承重墙、不大拆大建,仅通过精准的局部墙体重塑(拆除率≤15%),实现:
✅ 厨房操作活动区域容积激增
✅ 卫生间干湿二分离落地
✅ 过道复合功能区从1到2
改造启示:家的进化从不依赖蛮力拆墙,而在于对既有结构的智慧重组。当每一厘米都被赋予复合使命,小户型终将挣脱面积枷锁,抵达「小得宽敞」的境界。
关注并私信免费进行空间转变,解锁更多以小博大的空间魔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