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汉自7月12日上市,已有过去了四个多月,从“话题王”逐步走进用户的生活中,10月份汉EV/DM的销量达到了7545辆,环比增长34.4%,实现销量连续上涨的态势。不过,由于刀片电池产能受限,导致汉EV的实际交付量并没有追上销量的节奏,很多消费者将目光转向了汉DM。DM版车型虽然没有EV高性能版那样强悍的性能,但4.7秒的零百加速能力也不容小觑。近日我们对汉2020款DM四驱性能版尊贵型(下称汉DM)进行了试驾,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外型设计——大嘴格栅更霸气?对于传统用户亲和力更强
汉的概念车最早是以跑车的形象问世,而汉EV更多保留了概念车的形象,似乎是更正统的造型。但其实DM的外型与EV版是同步设计,在保留主视觉中心——车头LOGO弯折镀铬条的基础上,前脸其他部分都有显著差异,而保留传统格栅造型的汉DM对于普通用户的亲和力可能会更高一些。色彩方面,提供时光灰、雪域白、玄空黑和赤帝红4种车身配色,内饰提供朱雀红、麒麟棕和苍穹灰3种,内外能够组合出多种色彩搭配。
汉DM采用家族“Dragon?Face”龙鳞格栅,大尺寸六边形中网加入了丰富镀铬条装饰,细看来,镀铬条下方的长、上方的短,营造出透视立体效果。格栅装饰的车头看起来比EV版封闭前脸要高,但其实两者的高度并无差异。牌照下方标配有全速自适应巡航的毫米波雷达模块。?
大灯造型并没有EV版那样细长,有一定的厚度,但弯折的线条显得铿锵有力,内部采用矩阵式布局,加入蓝色元素体现新能源身份,“龙须”LED日行灯兼具智能氛围灯的功能,灯组在车辆解锁时能够随车标一同亮起,犹如神龙觉醒,仪式感爆棚。侧腮部采用导风口造型,但其实并未打通,用银色装饰提升精致度。?
侧面来看,整体姿态显得低趴、流畅,从概念的双门跑车到量产的四门轿跑,尺寸有所增加,但动感造型的精髓得到保留。流畅的车顶弧线塑造出溜背造型,鲜明的腰线从前翼子板下滑延伸至后门把手,在C柱和D柱部分车厢内收,营造出外抛的车肩,有高档车的味道。车身有细节两处是我们比较喜欢的,一是后三角窗处类似鲨鱼鳃的立体装饰件;二是隐藏式门把手,可以提升仪式感和空气动力学性能,上方还刻有“汉”的中文标识,细节处理得很到位。
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960/1910/1495mm,轴距为2920mm,达到中大型轿车尺寸级别。由于在DM范畴内并没有直接对手,我们将电动车的竞品放在一起略作对比,可以看到除了轴距逊色于小鹏P7,外廓尺寸分量相当足。
外后视镜采用黑银双色拼接,扁平的造型降低风阻,银色托架显得颇有档次。设有LED侧转灯和侧置摄像头,支持360°全景影像功能,还具备电动调节、折叠、记忆、加热、倒车自动下翻和锁车自动折叠功能。翼子板增加了提升档次感的飞翼式镀铬条,标注有“BYD?DESIGN”,展示出自主设计的信心。
全系标配规格为245/45?R19的前后轮胎,密集式多辐铝合金轮毂有高性能特征,匹配了兼具抓地性能出色的马牌MC6系列轮胎。
从尾部能感受到超过一米九的车宽带来的厚重感,整个车体上下基本同宽,更显体量。采用了多层次的横向线条来营造层次,使得造型不会单调。贯穿式尾灯是点睛之笔,犹如龙爪般的日行灯格外霸气。底部采用隐藏式排气管布局,并增加了粗壮的镀铬条,从视觉上更多体现的是精致感,因为右下方“4.7S”零百加速能力已经将运动气质暴露无余。
车厢布局——环抱式座舱整体感很强?用料与布局都有豪华感
车厢内,整套内饰不仅有设计感,而且用料与配色都提出高档感,不愧来自前奔驰设计师米开勒·帕加内蒂之手。中控台与车门有着细腻的衔接,两侧向前延伸的出风口营造出良好的纵深感,而车门板上的喇叭造型做出很漂亮的内凹状,组合在一起尤其自然,让车厢的整体感尤其强烈。此外,车厢采用浅米色皮质、浅灰色实木和黑色钢琴烤漆组合,无论颜色还是材料,都有着豪华车的品质感。
方向盘采用了双辐造型,全系标配真皮包裹,双色皮面拼接显然会增加成本,皮质的手感很舒适,方向盘的尺寸也很合适,下方亮黑饰条标注着DiPilot字样,凸显技术派的印记。横辐左侧设有自适应巡航控制键,右侧是多媒体控制,采用比亚迪一贯中文标识值得肯定,如果两侧滚轮做得再精致些就更匹配了。
全系标配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提供标准、经济和运动三种主题显示,时尚新颖的UI界面老少皆宜,显示效果清晰细腻。?
15.6英寸可自适应旋转中控屏也是全系标配,搭载DiLink?3.0车机系统,云服务智能管家随时在线,各种应用也比较齐全,语音识别的准确率也相当高。
挡杆台采用了大面积的实木装饰,加上钢琴烤漆面板和镀铬点缀,营造出满满的高档感。亮面的电子挡杆造型小巧精致,顶置P挡节省空间也更顺手。后方众多按键采用触控按键,保证了整个面板的平面化,后方的驾驶模式采用拨杆控制,防止误操作。前方滑盖内置两个水杯架、手机储物板和两个USB接口,关闭时挡杆台显得尤为整洁。
中央扶手采用皮质包裹,对开式布局也是高档车必备。前方设计了小斜面的手机储物板,带无线充电功能,还是全系标配,显得很巧妙。扶手箱内部开口方正,但不算大,有一定深度,能够容纳不少小物品,配备了两个USB接口、SD卡接口和12V电源,充电尤其便利。
来看看车厢布局细节,这个部分我们最为欣赏,中控台两端与车门的衔接的非常自然,这才是真正的环绕式布局。用料也颇为讲究,实木、钢琴烤漆、皮质和镀铬的拼接从颜色到质感都透露着高档感,钢琴烤漆面板还嵌入多色氛围灯,搭配来自瑞典的Dirac高保真音响,确实有不亚于奔驰的感觉。
前排座椅采用Nappa真皮包裹,浅米色皮面质感与气味都很正,增加菱形缝线更有奢华感,也提升了摩擦力。座椅填充物饱满,坐垫承托性充足,并且有良好的侧翼支撑,乘坐感受达到了豪华水准。功能上,主驾驶座椅支持前后、靠背、高低(4向)和腰部(4向)电动调节和2组记忆。副驾驶座椅少了记忆功能,高低减少为2向调节,增加后排可调节按钮。另外,前排座椅都配备了加热、通风功能。
后排座椅材质和图案都与前排保持一致,坐垫长度充分且适当倾斜,大腿可以全部承托住,并形成自然后躺的坐姿,椅背和头枕的支撑性也很充分,并拥有一定的侧向支撑。空间方面,侃弟身高175cm,腿部空间有两拳半,头顶空间一拳左右,横向乘坐3个成年人也很宽裕,而且中间的靠背舒适度也相对较高。配置较为齐全,可翻折扶手带隐藏式水杯架和储物格,地台式空调支撑两侧独立调节。
全系标配可开启全景天窗,不过受到溜背车顶的影响,天窗向后延伸的距离有限,面积不算大,但对于后排乘客而言已经比较奢侈了。
尾厢容积暂并未公布,拥有足够的纵深和宽度,不过高度受车顶下压影响并不充足,目测只能容纳两个大号行李箱,长途旅行可能会有些不便。后排座椅不支持放倒,无法对空间拓展,尾厢与车厢之间设有取物通道。地板下方还有一层较薄的空间,放置了补胎液和充气泵,没有配置备胎。
动力与操控——纯电模式驾驶平顺?过弯稳定性高?电量管理更合理
很多喜欢汉的朋友就是冲着EV四驱版3.9秒的零百加速而来,DM版的加速能力虽然稍弱,但成绩其实依然出色,其零百加速仅为4.7秒,真跑起来也是罕遇对手。汉DM采用了前置发动机后置电机的四驱系统,与2021款唐四驱性能版相同,而非唐四驱高性能的三擎四驱系统,相比后者取消了前置电机,结构要简化很多,重量也一定减轻。前置2.0T发动机最大功率141?kW(192Ps),最大扭矩320?Nm,依然匹配6速双离合变速器,而且依然集成BSG电机用来启停发动机、行车发电和能量回收。后桥电机为永磁同步电机,采用三合一布局减小体积,最大功率180?kW,最大扭矩330Nm。系统综合最大功率为321kW(437Ps),最大扭矩为650Nm,虽然比起三擎的功率和扭矩都减少,但车重控制两吨出头,因此加速能力依然强悍。能量为15.2kWh的三元锂电池位于底盘中部,能够实现81公里的纯电里程,符合深圳的补贴标准。
本次试驾在封闭场地,由于距离有限,我们重点体验了纯电行驶而没有体验到混动模式。纯电动模式下,车辆行驶的静谧度尤其高,而且这台后置电机即使在全功率发力时也不会出现啸叫,运行的平顺度值得肯定。由于这台车有两吨重量,单纯依靠电机,即使起步全油门,整体的加速感也不会非常唐突,更像是一台2.0T车型的加速感觉,车速会逐步释放出来,更适合日常市区用车环境。
这台车车身较低,加上底盘中央电池布局和后置电机,整个车身的重心感觉是既够低又够居中,在弯道中操控起来非常顺手,不会出现重心偏移较大而产生的车尾不稳定现象。方向盘的指向较为清晰,轮胎的抓地力性能不俗,在弯道中几乎没有听到胎响。过弯时车身的姿态也较为稳定,侧倾幅度较小,整体的可控性比较高。
这台车采用了落地式风琴油门,非常有利于掌控油门深度,脚感相当出色。
过去很多唐DM车主反映,车辆在电力充足时加速很带劲,而在馈电时不仅动力弱油耗也会大幅增加。而采用全新DM系统的汉和唐都将从根本上来解决这个问题,硬件上使用最大输出功率25千瓦、液冷散热的BSG启停电机,采用新的控制策略保证电池电量,充分利用发动机带动BSG电机发电来提供电量,电机的充电功率较高,达到增程式电动车的效果。这样就可以保证即使在低电量状态下,油耗也只有5.9L/100km,而且发动机的负荷也不会那么大,驾驶起来依然轻松自如。
底盘方面,采用前麦弗逊独立式+后多连杆独立式的悬挂组合。可以看到,后置电机暴露在外,而没有采用唐上的黑色棉质包裹物来隔音,说明这台电机的NVH优化已经做得更出色,实际驾驶的感觉也是如此,底盘表现非常安静。悬挂调校是硬中带韧,在通过减速带能够吸收一定的震动但也会传递一定的路感,兼顾了操控与舒适性。
侃弟点评:
汉DM的性能其实一点都不弱,比起汉EV四驱版略有差距,但比汉EV前驱版就强悍很多了。而且这台车的纯电续航里程达到81公里,对于很多上下班代步用户可以实现纯电用车,而跑长途时又不用担心充电问题。它改进了充电策略和硬件,能够在馈电时也能获得较为平顺的驾驶感、降低了油耗,用户体验提升很多。总体而言,汉DM非常适合都市中产家用,它开出去有面子、驾驶有性能、用车还省钱,可以说是一车多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对比国外混动技术,比亚迪全新唐DM第三代混动技术有何亮点?
2020年7月,比亚迪在推出基于“e+平台”技术的汉EV同时,发布了搭载DM-P混动技术的汉DM。相对2019年量产的唐EV和全新一代唐DM,汉EV和汉DM再次提升了各自使用的车型平台、驱动技术以及动力电池安全性。新能源情报分析网在分别对汉EV适配的“e+平台”、DM-p技术、刀片电池及热管理控制策略报道后,开始对汉DM车型应用的诸多分系统具备的全新技术特征深度研判,并就比亚迪DM技术与车型应用折射出的“迭代”式发展策略展开前沿性预判。
1、比亚迪汉DM技术架构:
目前已经上市的2款比亚迪汉DM车型采用技术架构被新命名为DM-p技术,其中p代表powerful动力性更强且定位高端车型应用的技术方案。汉DM采用2.0T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41千瓦、最大输出扭矩320牛米)+前置BSG启停电机(最大发电功率25千瓦)+IPB制动系统(基于ABS阀体的电液一体化)+中置动力电池(装载电量15.2度电、EV模式续航里程81公里)+后置“3合1”电驱动总成(最大输出功率180千瓦、最大输出扭矩330牛米、最高转速15000转/分)的“前油后电”混合四驱架构。
单从驱动架构上看,汉DM与唐DM的双擎四驱版是完全相同的。然而,在比亚迪官方宣传中,汉DM的0-100加速为4.7秒、整车自重2吨,在低电量状态油耗只有5.9升/百公里。对于1台轴距达到2920mm级别的B级车而言,无论加速、四驱还是油耗都超越了同等配置或同等售价的燃油车。
需要注意到的是,在汉DM配置的全部核心分系统,并非全新研发或首次搭载。2.0T发动机、湿式DCT、BSG启停电机以及后置180千瓦级“3合1”电驱动总成,都是在比亚迪在售EV车和DM车系中使用的成熟备品。细分汉DM的技术特征不难看出,加速能力与四驱模式,都在此前上市的宋Pro DM(双擎四驱)和唐DM(三擎四驱)上发展而来。
那么在保证整车即拥有足够性能又具备低油耗的汉DM,可以看做是比亚迪将旗下2种四驱DM技术车型的“混搭”后的新控制策略的产物。这种“混搭”的整车层面新控制策略,将对汉DM保持性能、四驱标定同时,降低综合能耗即充放电均衡的需求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2、基于成熟分系统的充放电均衡:
在比亚迪在售的多款DM车型中,0-100加速肯定都普遍都在4-6秒,无论三擎四驱版唐DM和双擎四驱宋Pro DM,还是经过CRC赛事考验的两驱版秦Pro DM,都是以性能和四驱为产品最大卖点展开。但是,低油耗这一产品力,对于性能突出的燃油车或使用PHEV技术的车型,都是十分矛盾。
然而比亚迪的工程师,通过采用新控制策略、最大输出功率25千瓦的15000转/分、液冷散热的BSG启停电机,帮助2.0T发动机提高低效率区间的燃油经济性。
简单地说,汉DM在停止-加速过程中,根据整车的扭矩需求,结合算法计算出后驱动电机和2.0T发动机的高效区,在后驱动电机扭矩无法满足驾驶员需求时,启动发动机,通过BSG的介入,将发动机的转速和扭矩输出控制在高效区;当后驱动电机扭矩满足需求时,停发动机,从而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
当然,这台最大输出功率25千瓦的BSG启停电机早在2018年-2020年先后应用在秦Pro DM、唐DM(2019款)和宋Pro DM。但是,在不同驱动模式的车型上,这台BSG启停电机用来行车发电与怠速发电的功率状态并不相同。
基于2.0T发动机三擎四驱版唐DM的行车发电功率为15千瓦、对于基于1.5T发动机双擎四驱版宋Pro DM的行车发电功率12千瓦,因而可以彻底达到行车充放电效率均衡。
那么在前置2.0T发动机+后置180千瓦电驱动总成的架构上,汉DM要想做到更好的充放电均衡,或提高2.0T发动机热效率、或增加BSG启停电机行车充电功率并对整车层面控制策略进行重新适配。
从刚刚上市的汉DM的充放电效率实际应用表现看,将这台15000转/分、液冷散热、最大输出功率25千瓦的BSG启停电机行车充电功率提升至15千将有降低低电量工况的油耗表现。
对BSG启停电机的潜力持续挖掘同时,对2.0T发动机的燃烧室和进排气重新优化、依靠BSG电机转速变化配合湿式DCT的换挡策略进行同步协调。最终,在汉DM上的2.0T发动机+BSG启停电机的调教的新状态表现为油(电)耗、EV续航里程和驱动性能之间的平衡。
备注:由比亚迪自行研发、量产并在多款不同排量发动机、不同驱动架构DM车型适配的BSG启停电机,最大转速15000转/分,可以完全覆盖转速不超过8000转/分燃油发动机的调速范围。尤其在多挡位变速器配合下,发动机转速普遍不会超过5000转/分,这台BSG启停电机在帮助提升转速和降低转速同时,仍然有足够的功率用于行车发电。
3、基于动力电池可靠性的充放电效率均衡:
在2015年量产的第1代唐(DM)技术标定上,比亚迪工程院就整车依靠OBC外接充电和行车充电效率进行了讨论与测试。2015款唐适配的1套磷酸铁锂电池总成、装载电量13度电。至2020年期间先后量产的唐100和全新一代唐DM,动力电池单体采用三元锂、装载电量逐步提升至21度电。并且在2020年,比亚迪官方甚至推出了一款给唐DM用于直流快充的转接头,以提高充电效率。
显然,随着比亚迪动力电池技术的提升,众多新能源车型终端市场可靠性的提升和反馈经验的储备,为DM车适配的“小”电量电池提升外接充电功率变成了现实。
那么,借助“写”入新控制策略BSG启停电机,动力电池频繁承受小幅提升的充电功率,并保持电芯乃至整个动力电池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最终体现在汉DM充放电效率均衡所折射出,在低电量时油耗仍然可以保持在至5.9升/百公里的水准。
笔者有话说:
在汉EV和汉DM上市后,搭载高功率1.5T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36千瓦)的宋Plus燃油版发布。这台比亚迪制造的首款高功率涡轮增压发动机,为直列四缸1.5排量,采用博世最新一代的350Bar缸内直喷系统使得汽油分子雾化效果更好(燃油经济性和排放颗粒物水平都进一步提升)。而被命名为“骁云”1.5T高功率发动机将排气歧管集成在缸盖内,提高低温启动效率;双流道涡轮增压器能够进一步消除排气干涉,加快废气的排出效率并改善涡轮增压器的迟滞现象。有消息流出,这台1.5T高功率发动机还将用于宋Plus的DM车型。
目前比亚迪力推的针对DM车型的“DM3.0”技术解决方案,针对EV车型的“e平台”技术解决方案,在宋Pro DM车系上首次进行交叉应用。宋Pro DM前置1.5T发动机、湿式DCT、BSG启停电机和110千瓦驱动电机组合源自“DM3.0”架构;后置120千瓦级、15000转/分“3合1”电驱动总成源自“e平台”架构。宋Pro DM的三擎四驱和双擎四驱版,是比亚迪第一次将两种不同的电动化平台进行整合的车型。
汉DM车型技术架构则是在唐DM双擎四驱版和唐EV四驱版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度的升级。汉DM前置2.0T发动机+BSG启停电机+湿式DCT组合源自“DM3.0”架构;后置180千瓦、最高转速15000转/分“3合1”电驱动总成源自“e平台”架构。
**箭头:2.0T发动机
蓝色箭头:BSG启停电机控制模组
红色箭头:180千瓦级“3合1”电驱动总成
绿色箭头:OBC控制模组
比亚迪制造的F3DM使用的“DM1.0”技术解决方案技术、秦系列(包括秦100)使用的“DM2.0”技术解决方案,唐系列(包括唐DM、宋Pro DM)“DM3.0”技术解决方案。无论是车型平台,还是充放电效率均衡指数,汉DM的整车技术状态都处于目前全行业最优状态。这种情况,也出现在汉EV使用了1种高于唐EV“e平台”的“e+平台”技术解决方案。
结合宋Plus搭载的1.5T高功率发动机,通过缸盖、燃烧室和进排气等分系统,进行以“油”为侧重点的一系列热效率提升重点;比对汉DM适配新控制策略的BSG启停电机,与承受更大行车充电功率的动力电池充放电效率,进行以“电”为侧重点的一系列驱动效率提升途径。
通过汉DM搭载DM-p技术应用状态,基本上可以预先研读和判定比亚迪新能源技术发展方向一个大方向。用于比亚迪下一代DM车型的“DM4.0”技术解决方案,肯定是吸收高功率1.5T发动机装车经验基础上,适配热效率更高的全新2.0T发动机(DM专用)作为主动力源;以主被动安全性更占优,可以承受大倍率充放电的刀片电池为核心,提升现有BSG启停电机效率以及整车层面控制策略作为充电与储能效率提升的重要手段。
与此同时,基于DM-i技术的的“双电机”的充电、驱动与传动方案的不断优化,比亚迪将会在“DM4.0”技术解决方案架构下,分支出以充放电效率均衡为基础,以性能取向、以低用车成本取向的2种DM车系。
新能源情报分析网评测组出品
SUV在国内如此火热,不是没有原因的。高舒适性、高实用性集于一身,使得其成为了很多家庭的不二选择。而今,随着汽车消费的升级,消费者对SUV也有了更多的需求。除了传统优势外,大家也希望SUV能带来更强的动力、更强的越野能力甚至是更出色的经济性表现。
针对动力性和越野能力,昂贵的兰博基尼Urus、奔驰G-Wagon已经满足了大家的幻想。但对于大部分普通消费者来说,它们也只是幻想。此时,来自比亚迪的2021款唐DM,却不负众望,在兼顾经济性的同时,为我们带来了更加优越的动力性能、越野能力。今天,我们就以技术解析的形式,一起来看看2021款唐DM是如何做到的?
从公路到野外,2021款唐DM带来了哪些新体验?
在城市中,大家希望获得跑车一般的加速性能;在远行时,大家更希望得到越野车一般的高通过性。在以往,很多SUV都只是做到了两者都沾边,但两方面都不太出色。而2021款唐DM,则把这两方面的性能都做到了极致。
得益于燃油发动机和高效率电机的双模驱动,在拥有431kW最大功率的同时,这辆车的总峰值扭矩达到900N·m。在实际的测试中,其0-100Km/h加速仅需4.3秒。从踩下加速踏板那一刻开始,强大的加速度就源源不断地推动着驾驶者的背部,持久的推背感强烈地刺激着驾驶者的感官。在这样的驾驭体验之下,谁能想到,这是一台来自于自主品牌的高性能SUV?
同时,除了跑车级性能外,唐DM还带来了越野车一般的越野能力。这台SUV搭载了超级智能电四驱系统,得益于这套系统,在行驶中,2021款唐DM能够根据行车工况和系统能量流的变化自动调整驱动模式,无论是普通模式、雪地模式、沙地模式还是泥地模式,都能轻松切换并轻松应对,实现了真正的全地形全路况能力。
在这套四驱系统的背后,由于前后轮之间没有机械连接,并且电控四驱系统能实现比传统机械四驱系统快10倍的响应速度,所以,它的响应速度仅为20ms。在不同路况的相互切换中,唐DM能及时对扭矩输出做调整,在提升越野性能力和通过性的同时,也在湿滑路面上保障了车辆的稳定性。因此,2021款唐DM也十分适合于外出远行的使用环境。
值得一说的是,在这套四驱系统中,2021款比亚迪唐DM还配备后桥的伊顿差速器锁。在脱困时,伊顿差速器锁自动开启,为两侧车轮提供相同的扭矩,提升整体的脱困性能。在出行越野时,显得更加强大。
除了四驱系统的高能之外,2021款唐DM的悬架结构也满足了多种用车需求。在新车上,配备了FSD可变阻尼悬架。得益于这套系统,2021款唐DM能根据实际的路况自动调整悬架软硬程度,兼顾过弯性能、越野性能的同时,也保证了出色的舒适性。
回归技术,2021款唐DM是如何做到超级性能的?
百公里加速4.3秒、能通过交叉轴、炮弹坑等一系列复杂的路况,同时还拥有出色的经济性表现……在这背后,2021款唐DM是如何做到的?在比亚迪升级后的DM-p技术中,我们找到了答案。
首先,DM-p技术从结构上展现优势,提升使用品质。DM-p技术在保留上代优势的同时,加入了全新的高功率、高电压的P0电机(BSG电机)。
在2021款唐DM上,得益于新加入的高压BSG电机,其可直接启动发动机,实现智能发电,智能启停,急加速助力和辅助换挡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加持,使得DM-p技术较上一代实现了全方位的提升。由于BSG电机可以调节发动机扭矩和转速,所以,发动机可长期处于高效区,经济性相比上一代也提高11%。再加上高压BSG功率大,在智能发电的过程中,其发电能力强、保电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低速发电效率提升了20%以上。因此,低速工况(WLTC-L)2021款唐DM油耗经济性相比上一代提高22.66%。在DM-p技术的加持下,2021款唐DM也能开得更远。
那么,在跑得更远之后,如何实现跑得快、行得稳这两大特点呢?答案同样在DM-p技术的BSG电机控制系统中。
一方面,在升降挡过程中,BSG电机可使发动机转速与车速、挡位快速匹配,减少了离合器滑磨,提高使用寿命,使得换挡更平顺,整个驾驶过程更加平稳。
另一方面,由于高压BSG最大功率可达25kW,最大扭矩可达60N·m,唐DM通过 BSG电机的加速助力,再加上双驱动电机的协同出力,可助其百公里加速时间最快提升至4.3s,带来强劲动力体验。
跑得快更要刹得住,那么在DM-p技术的加持下,2021款唐DM这台大家伙又是如何提升刹车效率的呢?
在高速巡航等需要发动机介入的工况下行驶时,DM-p技术还可以使整车实现HEV高速巡航模式。此时,多余的驱动能量还能通过BSG电机发电,其高功率密度和高电压的特点让发电效率大幅提升,起到了回收发动机多余能量的效果。在此之上,能量回收也可以帮助车辆进行减速的动作,提升刹车性能。
值得一说的是,除了先进的DM-p技术来提升制动性能之外,在四驱高性能版的两款车型上,还标配了由Brembo提供的赛车级六活塞刹车。配合德系底盘调教功底,即便身为一台庞大的七座SUV,但2021款唐DM也能为驾驶者带来游刃有余的操控性能。一方面,更大尺寸的刹车盘和制动力更大的刹车卡钳,驾驶者得以更加精准地控制刹车系统;另一方面,紧绷的德系底盘调校,也能让车辆整体更精准地控制在驾驶者手中,提升整体操控性能。
值得一说的是,除了刹车性能优越外,2021款唐DM还搭载了比亚迪与BOSCH联合开发的IPB智能集成制动系统。而这套系统不仅让制动系统的响应更迅速、控制更精确,还能让2021款唐DM的100-0Km/h刹车距离缩短至36米,媲美众多性能车与跑车的制动表现。
在底盘悬架方面,2021款唐DM还配备了FSD自适应阻尼减震。在行驶过程中,这套系统会根据路面状况,实时调整阻尼的软硬程度。譬如,在平坦的路面上调硬阻尼,在路况较差的路面将阻尼调软。如此一来,在各种路况下,2021款唐DM都能行驶得更加平稳。
除了超级性能,2021款唐DM更有超级智能
跑得更快、跑得更远、越野能力更强,光是在动力性能上,2021款唐DM足以获得众多消费者的期待。当然,2021款唐DM带来的也不仅如此。在这辆车上,超级智能也是TA的一大优势。在拉开车门后,除了豪华的材质与设计外,其科技感也能快速进入到用户的眼球。
在2021款唐DM上,通过DiLink3.0智能网联系统,带来了更卓越的智能体验。在车内,丰富的网联APP可以提供在线导航、在线音乐APP等常用功能显著提升使用便捷性。并且,基于这套系统,我们还可享受到更丰富的娱乐功能。在停车刷短视频时,可旋转中控屏化身成“大尺寸智能手机”,将屏幕竖转过来,提供更舒适的观看体验。而在播放**时,这套屏幕又横向旋转过来,成为一张宽大的高清显示屏,搭配与劳斯莱斯同技术的Dirac高保真声学科技,这台SUV化身成为“移动**院”。
在驾驶时,智能语音交互系统还可以控制车辆超过70项的相关功能。控制多媒体、控制空调等设备可以直接“动口不动手”。并且这套语音识别不仅能够实现模糊语义、童声识别,还能够现多人互动,精准识别不同乘客的需求。
在离开车辆之后,2021款唐DM还带来了远程控制、监测车辆的能力。除了监测车辆信息外,在车主离开却需要挪车时,便可通过授权远程解锁车辆的形式,将车辆便捷地挪动。同时,在车主离开车辆后,也能通过“千里眼模式”,通过车内外的全方位摄像头,实时传输车辆周围的环境画面,带来更加安心的用车体验。
最后,针对2021款唐DM车主在用车时郊游、露营等环境,这辆车还通过17项黑科技,带来了超级营地模式。通过强大的电量储藏,用户在野营时,能够通过车辆电池,为车外的娱乐设备、厨房用品等各类电器供电,充分满足各项使用需求。
结束语: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导者,比亚迪在十余载的时间里深耕混动技术,在2021款唐DM上,已经用上了第三代混动系统。在这套全新的混动系统加持下,2021款唐DM也拥有了出色的综合素质,也让一台售价不高、用车成本不高的城市SUV,拥有跑车级性能、越野车级通过能力。同时,再加上DiLink 3.0网联技术带来的出色智能化表现,2021款唐DM成为了更加机智的“大脑”。面对这样一个“好家伙”,你还能经受得住诱惑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