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新京报的一篇报道火了。新京报的记者“卧底”4S店,发现了4S店售后不为人知的秘密,包括砸坏好零件增加维修费用、截留剩余油液卖给其他客户等行为,令人不齿。
新京报的第一名记者9月下旬应聘进入了上汽大众北京恒星天诚4S店,成为了维修车间的一名学徒。在维修车间,卧底的记者亲眼见到了改4S店售后人员“定损”的过程。一名穿着白色衬衫的工作人员手拿铁锤,将发生事故前来维修的高尔夫水箱框架砸坏,而这个水箱框架之前并未在事故中损坏。
车间的维修技师告诉卧底的记者,被砸坏的水箱框架报价一千多元,而且钱由保险公司支付,不用担心。这只是这家上汽大众4S店日常骗保的冰山一角,显然他们已经不止一次这样做了,这一点从维修技师的言语中可以感觉到:“很正常,每个车都要砸,要不然你上哪挣钱去啊”。
第二名记者应聘到了北京房山的东风日产晟通4S店,这家店曾获东风日产颁发的“全国五星级标杆专营店”称号。在记者暗访期间,发现这家店的保养就是走过场,蓄电池未检测就给出了检测报告,轮胎螺丝未检查就打上了已检查的标记。车主出于信任将车交给4S店保养,结果4S店收了钱不办事,对车主的行车安全造成了极大隐患。
在创收方面,这家4S店很有心得。服务顾问在推销的时候往往会让顾客买大于实际用量的油液,保养完成后剩余油液会被回收,卖给下一批顾客。一名车主在该店以每桶244元的价格买了两桶变速箱油,但维修技师之用了一桶,另一桶则被截留了下来。不仅仅是变速箱油,小到刹车油,大到防冻液,都会遭此黑手。
4S店的维修技师为何热衷于帮助4S店做这些昧良心的事情?原因在于提成。4S店的维修技师基本工资只有一千多元,想要多挣钱,就只有拿提成,而提成更多的是从每一笔维修保养费用中来的,维修保养费用越高,提成就越高。另一种方式就是帮助4S店截留客户购买的油液。
当然,4S店售后乃至汽修行业的黑幕不止于此。此前湖北某豪华品牌4S店售后在客户车辆发动机中加入白糖,导致发动机损坏,客户自费更换发动机。类似的操作还有防冻液中加盐,瓷铝粉代替抛光蜡等。如果有条件,修车的时候建议车主不要离自己的爱车太远。
事件爆出之后,上汽大众已经发布声明,责令北京恒星天诚4S店立即停业,接受调查。东风日产则取消了对于晟通专营店的五星评级,并责令整改。汽车行业新车价格透明,4S店利润微薄是事实,但通过不当行为来赚钱,生意能长久吗?国内到底还有多少家恒星天诚和晟通这样的4S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太平洋汽车网上汽大众首保是半年或5000公里,以先到为准,首保是免费的,携带好随车的保养手册,另外首保一定要带首保卡(如果购车时的首保卡被4S强制留下那就直接开去购车4S首保就行)。
上汽大众首保是半年或5000公里,以先到为准,首保是免费的,携带好随车的保养手册,另外首保一定要带首保卡(如果购车时的首保卡被4S强制留下那就直接开去购车4S首保就行。)
新车下地后,4S店一般会要求车主在5000公里或半年内去进行首保。所以千万不能超过了5000公里才去首保。因为如果你不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常的保养,就等于自己脱保了,汽车出现问题4S店和厂家就有权不保修了。如果4S要求做其它收费项目的保养,是可以不做的。当然检查轮胎气压,灯光是否正常等这些免费项目也是必须要做的。
首保项目包括更换机油和机滤两个项目。新车下地行驶到首保这段时间,称之为磨合期。在磨合期内,由于发动机、变速箱等的齿轮还没有完全磨合顺畅,所以一般不能开得太快,绝对不要超过100码,最好不要超过80码。
车辆的保养是指定期对汽车相关部分进行检查、清洁、补给、润滑、调整或更换某些零件的预防性工作,又称汽车维护。现在的汽车保养主要包含了对发动机系统(引擎)、变速箱系统、空调系统、冷却系统、燃油系统、动力转向系统等的保养范围。汽车保养的目的是保持车容整洁,技术状况正常,消除隐患,预防故障发生,减缓劣化过程,延长使用周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