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

浪漫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

50cnnet 2025-03-25 经验 102 次浏览 0个评论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2020浪漫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0浪漫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1

浪漫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工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

 活动一、浪漫七夕 相约兴隆鹊桥会

 8月20—27日,兴隆商城北门设立大型鹊桥,鹊桥气势宏伟,如银河一样横贯南北,并现场为顾客准备汉服,让您盛装亲登鹊桥,去体验牛郎织女那忠贞不渝的爱情!

 活动期间,顾客在商城购物满100元均可凭购物小票参与如下活动:

 1、在鹊桥上着汉服扮牛郎、织女,免费合影留念

 2、在鹊桥上牵手走过,爱情长长久久,幸福一生

 3、不购物的顾客也可花费10元在鹊桥上照相留念.

 4、活动期间,二楼工艺品店为顾客免费提供千纸鹤原料,顾客可将写有心愿的自折纸鹤,悬挂于鹊桥上,祈求爱情、幸福两美满。(每人限2只)

 活动二浪漫七夕乞巧大赛乞巧:七夕节,原名为乞巧节。“乞”是乞求,“巧”则是心灵手巧,“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智慧、乞求幸福的意思。

 乞巧的方式很多,有:穿针引线验巧,做小物品赛巧,做巧食赛巧,摆上瓜果乞巧......等。为传承经典,演绎浪漫,8月26日七夕情人节当晚7:07,兴隆商城北门舞台七夕情人节之乞巧大赛将浓情登场!带您走进古老而又唯美的浪漫世界!

 比赛项目:对月穿针、巧手剪纸、做巧食、背媳妇大赛、七夕唱情歌、默契大考验

 比赛要求:情侣配合,共同完成以上比赛项目,按得分多少依次评出:默契一、二、三等奖,各奖价值不等的神秘情人大奖一份!

 现各项比赛火热报名!

 报名方式一:电话报名,

 报名方式二:短信报名,编辑短信“浪漫七夕 乞巧大赛”+情侣姓名至xxxx

 报名方式三:现场报名,地点:兴隆商城一楼总服务台。

 活动三七夕情人节,浓情黄金大秀场——20xx年情人节系列全新上市

 兴隆黄金屋七夕情侣专柜送情人礼

 浪漫情人礼----情侣对戒 特别推荐情人黄金戒指299-799元/枚(幸福戒、誓言戒、福字戒)

 梦幻珍藏礼----情侣吊坠

 祈福爱人礼-----黄金项链、手链

2020浪漫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2

 为了给聊城广大单身人士打造一个有序的交友空间,聊城市民政局集体婚礼办公室携聊城恒智达企划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为期五天的“交友嘉年华浪漫盛典”,在活动期间将展开一系列精彩节目:“男才女貌”最佳女友、最佳男友海选秀,“七夕相约”相亲节,“七夕仲夏夜假面狂欢派对”,大型交友青春舞会等融竞赛、表演、娱乐于一体,为在这个紧张激烈的社会中,整天忙于工作的广大单身青年提供一个宽松、休闲、主题鲜明的交友平台。

  一、 活动时间:

 20xx年8月26日相亲节交友嘉年华浪漫盛典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20xx年8月26日-28日“男才女貌”最佳女友最佳男友海选秀

 20xx年8月29日-30日新疆第二届“七夕相约”相亲节

 20xx年8月29日-30日相亲节“七夕仲夏夜假面狂欢派对”

 20xx年8月26日-30日每日晚大型青春交友舞会

  二、 男才女貌 最佳女友最佳男友海选秀

 这是一个充满关爱的世界;这是一个彰显个性的年代;这是一个激情四射的七月;这是一个浪漫迷人的仲夏夜!时尚、魅力邀你共赏;青春、活力锐不可挡!

 伴着充满激情的娱乐节,聊城市民政局集体婚礼办公室于8月26日-30日在人民广场现场(海选)和聊城恒智达企划有限公司(决赛)举办“男才女貌”最佳女友最佳男友海选秀。

 如果你自信,就别躲躲藏藏了,这里就是你展示的舞台,准备好你个人最俱魅力的才艺节目,到报名处去报名,参加的选手可以自由发挥特长。如:诗朗诵、唱歌、推销自我、器乐演奏等,怎么有魅力你就怎么秀。

 第一活动主题:“男才女貌”海选秀预选

 活动时间:8月26日-30日

 活动安排:

 1、首先到报名处去报名,参加的选手可以自由发挥特长。如:诗朗诵、唱歌、推销自我、器乐表演等。选手自己准备伴奏碟、表演道具及服装。

 2、12名选手组成一组,6男6女。

 3、每晚19:00开始,进行一组选手进行海选大赛。

 4、每位在场嘉宾都可得到一张投票卡,比赛结束后将自己最喜欢的选手填写在投票卡上。同时,嘉宾可凭投票卡上的卡号参加抽奖活动。5、选手穿着自己的服装,依次走向舞台。

 6、选手依次进行个体表演,选手将自己最拿手的节目展现给来宾,可以与亲友协作表演。

 7、评委进行评审,给出每组选手得分,分:魅力分、着装分、表演分,评出最佳选手,可参加决赛的评选。

 8、现场抽奖,将投票卡的副券投入抽奖箱里,选出三名最热心观众。持有此编号的观众上台领取奖品。

 9、来宾投票。评出这一组最绚选手,参加决赛的评选。

 10、选手上台,答谢观众。

 11、观众可欣赏精彩的节目演出。

 第二活动主题:“男才女貌”海选秀决赛

 活动时间:8月28日

 活动安排:

 1、组委会提前将选手的一些个人情况向外界公布。

 2、每位在场嘉宾都可得到一张投票卡,比赛结束后将自己最喜欢的选手填写在投票卡上。同时,嘉宾可凭投票卡上的卡号参加抽奖活动。

 3、主持人邀请选手上台,选手依次走向舞台,进行时装走秀。

 4、选手依次进行个体表演,选手将自己最拿手的.节目展现给来宾,可以与亲友协作表演。

 5、选手进行舞蹈音乐的抽签。选手随音乐起舞。

 6、评委进行评审。

 7、现场抽奖,将投票卡的副券投入抽奖箱里,选出三名最热心观众。持有此编号的观众上台领取奖品。

 8、来宾投票。评出这一组最绚选手,参加决赛的评选。

 9、最后评选出最佳男友、最佳女友各一名。由评委颁发奖品。

 活动组织人员:评委三名、主持一名、工作人员若干名

 活动道具:由赞助商提供

  三、第二届 七夕相约 相亲节

 七夕是激情的,百花争艳、多情浪漫、七月是热情的,烟雨缠绵、动情妩媚,在七月亮丽的阳光里让我们的爱情花开。

 如果在这个激情燃烧的七月,你还独享内心孤寂、渴望寻找那久违的动人眼眸,那么,请来参加我们大型的“七夕相约”相亲节吧!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寻寻觅觅、缘定三生。也许在这,一不留神,你就遇见那生命中的他/她。

 为能够帮助更多的单身人士,继续扩宽单身人士的交友面。我公司决定于在20xx年8月26日--30日连续五天在人民广场举办聊城首届“相约七夕”相亲节。

 本届活动在丰富性和互动性上有了类似活动的极大提升。新增团队创意合作项目《爱情宣言照片墙》、《八分钟转转转》、《爱的互动体验》、《老爸老妈相亲会》成为相亲盛典四大基本版块;本届还特别隆重推出《爱情邀约》《缘分对对碰》点燃全场高潮;设置休闲餐饮及品牌展示抽奖区,吃喝玩乐之余遭遇缘份,呈现万人时尚派对的盛大场面!

 1、相亲节强调的不是你能了解对方多少,而是你选择谁作为交往对象,即你是否愿意开始了解某个人。

 2、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是在前30秒就建立的。一次互动游戏,足够你对一个人产生初步印象。

 3、公平的双向选择的机会。你可以了解、选择别人,别人也可以了解、选择你。只有当你们相互“来电”时,真正的约会才开始。

 4、相亲节只是一个敲门砖,它正在改变了男女的认识方式。

 5、相亲节的好处在于节约时间和精力,增多相识陌生人的机会。

 6、相亲节更时尚,更省钱,也更为有效和安全。

  四、浪漫七夕夜假面狂欢派对

 是海盗?是王子?是公主?是女巫?还是……?这是一场化妆舞会。你想变成什么呢?今晚,发挥你的想像吧,我变,我变,我变变变……

 戴着各式精灵古怪的面具,化着希奇古怪的妆!牵起她(他)的手,步入舞池吧,伴着优美的舞曲,在舞池中时而优雅地漫步,时而飞速地旋转,划出一道道优雅的弧线,亦或在充满动感的音乐中尽情欢舞,还可以手拉着手转起圆圈,使人仿佛回到了学生世界。

 不必相识,玩的就是心跳!不必了解,要的就是刺激!(如果有了心仪的GGMM,可要认清楚哦,说不定换了妆,你就找不着喽)尽情的跳,尽情的舞吧今夜,我们吓人无罪,今夜,我们伪装有理

 活动主题:“浪漫七夕夜假面狂欢派对”

 活动时间:20xx年8月29日-30日晚上19:00-22:00

 活动地点:人民广场

 主办单位:聊城恒智达企划有限公司

 报名方式:凡参加本次相亲节的所有成员均可在万人相亲节现场报名参加。

 活动经费:20元/人

 报名截止:20xx年8月30日

 参数人数:限定人数为20xx人/晚

 赞助单位:商家的宣传内容可将做成活动指示牌,从广场各入口一路摆至活动主舞台位置。商家可自做宣传牌围摆在“浪漫七夕夜假面狂欢派对”活动周围现场。

  五、 青春交友舞会

 活动安排:20xx年8月29日

 19:00活动开始

 19:00-19:30舞会开幕式(主持人宣布假面舞会开始及一些具体注意事项)

 19:30-20:00第一场舞会开始:开场舞为兔子舞(由专业舞蹈人员开始领舞,先把现场气氛活跃起来,在现场形成互动,协助大家都参与进来,大约十分钟左右,结束开场舞后,开始跳慢舞,进行三步四步)

 20:00-20:20进行现场互动游戏

 20:20-20:30第二场舞会开始:播放慢摇音乐,舞会进去全场高潮20:30-21:00进行现场互动游戏

 21:00-21:50自由活动开始,大家可以摘下面具进行交流,全场舞曲不断,大家可自行跳舞。

 21:50-22:00主持人宣布舞会结束,全部人员离开会场。

 注意事项:

 1、参与人员进入会场的时候须带上面具,赞助单位提供,在报名处发放。

 2、现场安全,参与人员禁止吸烟。

  六、友情提示

 每天朝八晚六,人来车往,街上路上都是寂寞的面孔,纷繁的职业吞噬了你的激情,忙碌的生活淹没了你的爱好,但是内心依然有悸动。

 携三五好友,走进这个轻松舞场,解压你的生活负担,和朋友一起开怀大笑,和陌生人一起high、high、high

 如果你准备好了,请把你最具个性的一面展现出来,那么一场倾城之恋即将浓情点燃,09年夏季将成为你的一生转折,我们在人民广场等着你!

2020浪漫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3

 第一部分:浪漫七夕 爱在兴隆活动方案活动主题浪漫七夕 爱在兴隆

 活动时间8月21——27日

 活动一、浪漫七夕 相约兴隆鹊桥会

 8月21日—27日,兴隆商城北门设立大型鹊桥,鹊桥气势宏伟,如银河一样横贯南北,并现场为顾客准备汉服,让您盛装亲登鹊桥,去体验牛郎织女那忠贞不渝的爱情!

 活动期间,顾客在商城购物满100元均可凭购物小票参与如下活动:

 1、在鹊桥上着汉服扮牛郎、织女,免费合影留念

 2、在鹊桥上牵手走过,爱情长长久久,幸福一生

 3、不购物的顾客也可花费10元在鹊桥上照相留念.

 4、活动期间,二楼工艺品店为顾客免费提供千纸鹤原料,顾客可将写有心愿的自折纸鹤,悬挂于鹊桥上,祈求爱情、幸福两美满。(每人限2只)

 活动二浪漫七夕乞巧大赛乞巧:七夕节,原名为乞巧节。“乞”是乞求,“巧”则是心灵手巧,“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智慧、乞求幸福的意思。乞巧的方式很多,有:穿针引线验巧,做小物品赛巧,做巧食赛巧,摆上瓜果乞巧......等。为传承经典,演绎浪漫,8月26日七夕情人节当晚7:07,兴隆商城北门舞台七夕情人节之乞巧大赛将浓情登场!带您走进古老而又唯美的浪漫世界!

 比赛项目:对月穿针、巧手剪纸、做巧食、背媳妇大赛、七夕唱情歌、默契大考验

 比赛要求:情侣配合,共同完成以上比赛项目,按得分多少依次评出:默契一、二、三等奖,各奖价值不等的神秘情人大奖一份!

 现各项比赛火热报名!

 报名方式一:电话报名,:15941727251

 报名方式二:短信报名,编辑短信“浪漫七夕 乞巧大赛”+情侣姓名至15941727251

 报名方式三:现场报名,地点:兴隆商城一楼总服务台。

 活动三七夕情人节,浓情黄金大秀场——20xx年情人节系列全新上市

 兴隆黄金屋七夕情侣专柜送情人礼

 浪漫情人礼----情侣对戒 特别推荐情人黄金戒指299-799元/枚(幸福戒、誓言戒、福字戒)

 梦幻珍藏礼----情侣吊坠

 祈福爱人礼-----黄金项链、手链

 活动四浪漫七夕 爱在金秋 百对情侣服饰搭配大赛

 从21—25日,顾客可以在服装、鞋帽、针纺商场随意挑选兴隆服饰进行搭配,搭配出一对“郎财女貌”,商场进行拍照展示,同时进行评选。26日七夕情人节当晚,在北门舞台对入选的搭配服饰选手给予奖励。

 奖项设置:

 一等奖 钻石情人1对 奖面值299元奖品一份;二等奖 黄金情人6对 每对奖面值99元奖品一份。

 各商场活动:

 食品商场:浪漫七夕——过中国人的情人节

 一、情人巧克力大会、果冻大会、红酒大会

 七夕情人节活动期间购巧克力礼盒送玫瑰花,并免费打包装。

 在食品商场当日累计购物50元加9.9元可换进口巧克力一袋。换购地点:食品商场进口食品店

 名品商场:

 一、七夕情人节 黄金送情人

 黄金屋内千足金饰品全场情人价—每克235.99元。

 二、七夕情人来相会,明牌首饰四大钜献:

 三、钻石送情人—爱情永恒 兴隆珠宝情侣对戒展

 四、兴隆珠宝、k金、指环展:

 五、兴隆化妆—装扮完美恋人

 六、兴隆情侣表 见证爱情分秒

聊城市,地处鲁西这片广袤无垠的平原上。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辉煌灿烂的文化。大约在六千年左右的大汶口文化早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创造着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里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民族习俗,特别是当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春节来临之际,鲁西人民更是以其地方特有的风俗来祝贺。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是世界的。意思是说,只有带有本民族明显特点的,才能被世界所承认,才能立于世界文化园地而不衰。因此,鲁西人民历来如何以自己的风俗习惯庆祝春节这一盛大节日,应当认真地回顾一下。

春节,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所谓狭义的春节,即指阴历正月初一这一天。辛亥革命前,一直把这一天称为元旦、元日、元辰、元正、正旦等。辛亥革命后,因改为阳历纪年,随规定阳历元月一日为岁首元旦,而把阴历的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以区别于阳历元月一日。广义的春节所指时间跨度就大了。中国是农业国,广阔的农村历来以阴历的二十四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广大的农民群众依然习惯用阴历来纪年。因阴历的正月初一,即年节,正处于“立春”前后,故又称为春节。这一意义上的春节就不是单指正月初一这一天了。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盛大节日,持续时间长,规模宏大隆重,非常具有民族特色。

说起鲁西人民过春节,应该从腊月二十三算起。

腊月二十三日为祀灶日。民间俗称为“过小年”,又称“小年下”,“小年节”、“小年”。这一天祭祀的主神就是“灶神”,又称“灶君”、“灶王”、“灶王爷”。传说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人们要给灶王爷辞行,所以又叫“送灶”、“辞灶”。说起来,这“灶神”和“辞灶”还有一段来历。

这祀灶的风俗由来已久。要想了解祀灶习俗的演变过程,得首先明确这灶神是那方神仙。在我们这一带民间传说比较多的一种说法是: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往人间监察善恶的神。人们尊称为“东厨司令”、“灶君”、“灶王”、“灶王爷”或“灶神”。第二种传说是有一富家子弟姓张,先娶郭丁香为妻。这郭丁香勤劳、善良、孝顺,但这姓张的偏偏又喜新厌旧,休了郭丁香又娶李海棠为妻。这李海棠虽有羞花闭月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但是她与这富家子弟一样,既不会田间劳作,也不会操持家务,二人婚后是有出无入,坐吃山空,家里又遭火灾,烧的片瓦不留,这姓张的也双目失明流落街头乞讨。有一天讨饭来到前妻家中,对自己以前的所做所为感到愧疚,便碰死在灶前,后被封为灶王。从前有的大灶禡上印有一男二女三人像者,即根据此传说而来。第三种传说是黄帝死后被玉皇大帝封为灶神。这一传说与古文献记载相近。

古文献记载也不尽相同。《礼记·礼器》中在孔颖达所作的疏中说:“颛项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这祝融本是我们的祖先,是古帝之一。《礼记·月令》中说:“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祀灶”。《淮南子·汜论》中说:“故炎帝於火而死为灶”。汉代高诱注日:“炎帝神农,以火德王天下,死托祀于灶神”。不管是传说中黄帝死后玉皇封他为灶神,或者富家子弟张姓碰死灶前后封为灶神,还是古文献记载中的炎帝、祝融氏为灶神,这里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实际上祭祀供俸的都是已故的人,并非什么神。特别是文献中记载的灶神是炎帝或祝融,这实际也是在祭祀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的祖先,因此,不能把这统统视为迷信。现在祭祀的日子是在腊月二十三,但过去并非如此。祀灶为古代五祀之一。从文献中对灶神的记载分析大约在战国前后就有祀灶之习俗。不过,汉以前是在夏天祭祀灶神。《吕氏春秋·孟夏》日“孟夏之日……其祀灶,祭先肺”。汉以后改在腊月举行祀灶了。《后汉书·阴识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阴子方者(阴识之祖先)至教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暴至巨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自此始,祀灶改为腊月。唐宋以前,多半在腊日,即腊八。唐宋时期,祭灶时间是固定在腊月二十四。明代有“军三民四”或“官三民四”之说。是说官家祭灶在腊月二十三,民间祭灶在腊月二十四,清中期之后,大都在腊月二十三了。我们鲁西大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这祭灶礼仪也是很讲究的。祭灶一般是在腊月二十三晚饭后进行。我们鲁西一带的灶神像多半是贴在灶台上方的墙上,两边贴有“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祭祀时,摆上糖瓜(也有的叫糖藕),果品、蛋糕、枣糕,也有的用水饺做供品,取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之意。这辞灶所用的供品,多是粘和甜的,意思是想粘住灶王的嘴,不让他上天说坏话,或者让灶王嘴甜一些,光说好话。还要供上用秫秸扎成的灶马、灶鸡,让灶王爷骑马上天,一路顺风,大吉大利。供品摆好后,先烧香叩头,然后把旧灶神像揭下来烧掉。烧时要加一些谷草和杂粮,意思是让灶王爷喂马用。所扎灶马、灶鸡等要一并烧掉。这时一家老小都要跪在灶王像前一边磕头,一边烧。同时老年人还口中念念有辞:“灶王、灶王,你上天堂,多说好,少说歹,五谷杂粮全带来”。有些盼望生儿育女的则念道:“腊月二十三,灶王上西天,多说好来少说歹,马尾巴带个胖小子来”。

我们鲁西一带,腊月二十三这天,不仅是辞灶,还有一个好习惯,就是打扫卫生。这一天,或在以后几天内,要把家里的角角落落都要扫到,所有能搬动的家具、餐具等,都要搬到院里彻底清洗,然后再放回原处,表示要干干净净过新年了。

腊月二十三这天辞灶之后,家家户户都忙忙碌碌准备过大年了。俗话说:“辞灶辞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太太要个黑手帕,老头子要顶大毡帽”。说明新年的气氛已经很浓了。男人忙着杀猪宰羊,赶集置办年货,妇女则在家蒸馍馍、打花糕、炸丸子、炸藕盒、炖鸡、煮肉、包水饺。从腊月二十三到除夕,都按排得满满当当。

传说,辞灶后,诸神上天,地上则百无禁忌了,谓之“乱岁”。嫁娶不用看日子。天天都可以。

一个小年,就这么多习俗,大年的风俗习惯就更复杂了。大年说起来应包括年除日、春节(元旦)、元宵节这三大块。这年的习俗由来已久。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之中就有记载。汉代,民间习俗就已相当繁多。

年除日是指腊月的最后一天。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除夕零点为两年的分水岭。俗话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就是这个意思。

除日的活动很多,如贴春联、挂祖谱、摆放祖先牌位、请家堂、放鞭炮、点灯守夜等。贴春联是过年的一大特点,一般自腊月二十八就开始贴。最晚不能晚于除日的午饭前。大红对联一贴,年的气氛就浓了。

这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时候,元旦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二神名,悬挂门旁,以为能避邪。到了五代时,后蜀的官庭里开始在桃符上题联语。《宋史·蜀世家》载“孟昶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此后,逐渐把“桃符”换为春联。因此春联又有“桃符”之称。

春联的内容十分丰富,贴的地方也特别多,一般大门上贴“忠厚传家远,诗书处世长”或“闲人休进贤人进,盗者莫来道者来”之类,进门迎门壁上要贴“迎门见喜”、“万象更新”之类。灶君旁要贴“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之类。粮囤上贴“五谷丰登”、“粮食满仓”,猪、羊、牛圈要贴“六畜兴旺”、牲口槽要贴“骠马满槽”、大车上要贴“日行千里”。其他地方要贴福字。有的地方在特别显眼、引入瞩目的地方将“福”字倒过来贴,看到的人说一句“福倒了”。“倒”与“到”音同,意为“福到了”。

除日祭祖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主要包括挂祖谱、请家堂、祭典三大过程。挂祖谱就是把祖宗三代的祖谱挂在正房冲门的墙上,再把祖先的牌位按尊长摆放在冲门的供桌上,鲁西北半部大都是在除日上午来办,而南半部则在下午办。所谓“请家堂”,就是一家之主,在接近中午十二点时(也有的在晚饭前)手拿三炷点着的香,到村外离祖坟较近的十字路口上,向祖坟方向作揖叩头、烧纸,并口中念念有词说:“爷爷奶奶回家过年了”。烧完纸便起身回家。来到大门口又念道:“爷爷奶奶回家过年了,请门神让路”。然后迈步进大门。晚辈们随机在大门口燃放鞭炮。这时各门口要放上一根拦门棍。意为拦住凶神恶鬼不准进门。也有的说拦住财宝不外流的。有的院里要撒芝麻杆或者谷草,叫“踩岁”。家堂请回家后,将三炷香插在供桌的香炉内,自此始,香炉的香要一根接一根不能断,直到初二将家堂送走为止。祭典就是把过年准备的年货,如炸鸡、炸鱼、炸藕、炸丸子、炖肉等制成供品,一般是五盘六碗,再配以果盘、水饺、馒头等,还要放上三杯清茶、三杯酒。然后,家中最长者,在供桌前上香、烧纸、行四拜礼(即磕四个头),然后家人一一叩头。天黑后,家堂桌上要点上腊烛,彻夜不灭。家人也要围坐在一起,饮酒叙谈,彻夜不眠,叫做守岁。

鲁西一代,许多地方还盛行扎天灯和三十晚上散灯的习俗。天灯,就是在院里栽上一根高杆,绑上松枝和滑轮。将一盏灯笼拉到杆子的顶部。除日晚上,不仅天灯照的满院通明,而且各个屋内、院外沿街顺路都要放用萝卜做的灯。整个村庄都一片明亮。

鲁西一带大都有除日祭天的习俗。在正房门前设一供桌,供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君之神位”。有的还供奉玉皇大帝、地母娘娘等诸神的画象。供品更为丰盛,比家堂桌上的供品规格要高许多。一般要整鸡、整鱼、猪头三大件,再配以五碗菜蔬、五色点心、五个馒头或一对枣糕,叫天地供。祭天时,由家长燃上三炷香,接着叩头跪拜,并念道:“祈求天地爷保祜”。然后其他人轮翻跪拜,然后烧纸。这天中午,还要到水井、碾子、磨、牲口棚等地去祭祀。一方面表示不忘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另方面表示来年使用起来顺利。除日中午这顿饭非常重要。要把过年准备的各种菜蔬都放一点,再放上大白菜、粉条、肉等,煮一锅菜,名为全家福,一人一碗,主食是馒头或发糕。意为全家团圆,人人都有福,且越发越高。旧社会,有些为富不仁的地主,不想让扛活的吃这顿饭,就想把人赶走。所以农村有“东家东家别耍赖,还有年三十晌午一顿菜”的顺口溜。除日的晚饭虽不复杂,也挺讲究。一般是下水饺。包水饺时,还要特意包一些合子,即两层皮中间夹一点馅的食品,还要赶点面条。这水饺是元宝,这合子是表示能得双份利,这面条是穿钱的绳子(因过去多用带孔的制钱),三样一块放到锅里煮。每人各样都吃点,就预示这一年钱财都来了。燃放鞭炮是过年的一项重要内容,除日中午饭前、晚饭前、除夕零点,都要燃放多头鞭炮。此习俗最晚从宋代就有了。王安石有句诗日:“爆竹声中一岁除”就是例证。

概括除日的特点有三,一是红,二是响,三是火。红是贴对联,响是放鞭炮,火是散街灯,点灯守夜。为什么会有这三大特点呢?也是有原因的。民间传说,古代,年是一个凶猛怪兽,每年除夕出来伤人害命。有一次到了一个村庄,恰好遇到比赛抽鞭子,年听到“啪”“ 啪”的鞭声,吓得掉头就跑,跑到第二个村庄,看到一家门口晒着红衣服,吓得望风而逃,窜到第三个村庄,看到灯光闪闪,吓得晕头转向,便跑得无影无踪了。从此,人们便用贴春联、放鞭炮、点灯守夜、散街灯来庆贺新年,以防年这种猛兽再来伤人。这传说,当然不能当真,但这三大特点却的确烘托了过年的喜庆气氛,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愉悦心情,所以久传不衰。

农历正月初一,即现在所说的狭义的春节。过去称元旦、元日、元正、元辰、元朔、正旦、正朔等,有三十多种名称。严格地说,春节是从初一零点开始的。到这个时候,各家鞭炮齐鸣,响声震天,节日的欢乐气氛笼罩着千家万户,过年到达最高潮。各家各户也开始煮饺子。这天的饺子也很讲究,一般此时煮的水饺是素馅的,表示一年素素净净的,日子过的顺当。而且饺子中还要包上一个制钱(现在为硬币),谁要是吃着这个饺子,谁就一年富余有钱花。也有的包上糖块或花生米之类,谁吃着就预示一年日子过得香香甜甜。虽说是半夜里没食欲,但大伙都要吃些,预示看一年都能吃好饭。

吃过水饺,待到天快亮时,拜年就开始了。拜年,这是过年的一项重大活动。先是本家拜,晚辈给长辈叩头拜年,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平辈之间也要拜年。然后是给没有出五服的近族内长辈拜年,然后是全村各家各户地串门拜年。拜年活动代代流传,是因为它能改善和加深感情,消除隔阂。特别是在农村,两家有过小磨擦,谁也不理谁,通过春节拜年,叔叔大爷的一喊,小矛盾也就解了。

初一这天的忌讳很多。早晨家人拜年时,忌呼姓名和称呼。走到跟前跪下就叩头。到其他人家拜年时,则可以称呼了。这一天忌扫地,因为家家都供着天地神灵或祖先的牌位,说扫地会尘土飞扬脏了神灵或祖先的脸,而且笤帚也要放好,别让看见;忌动针线,忌洗衣服,这两项一直忌到初五日。忌吃荤,吃荤一年不素净;忌吃葱蒜,忌打人骂人等等。这一天,家养的鸡、鸭、鹅、羊、猪等都要圈好,说是怕这些动物弄脏了年或搅乱了年。另一个原因也是怕放鞭炮,惊的鸡飞羊跑,不安宁。

初二,是送家堂的日子。鲁西一带有早饭后送家堂的,也有晚饭前送家堂的。送家堂时,一家的长者,点上三炷香,在祖先各牌位面前照一下,然后在供桌前烧纸叩头。这时,年少者将各门上的拦门棍拿开,长者口中念道着:“爷爷奶奶,祖宗三代,年过完了,送您回程”。年少者则拿好香、纸、水饺、糕点、鞭炮等供品,还要用壶或瓶子,特地带上水饺汤,陪长者一直到陵地里。在每个坟头都烧香烧纸后,将水饺汤浇祭在地上,放一挂鞭炮,就算把祖先们又送回陵地了。

自初二开始,串亲活动就开始了。特别是新婚夫妇,多半是在初二到岳母家去(也有的在初三)。

初五日,称为“破五”。这天要包饺子、洗衣服(年除日换下来的衣服要等到这天才能洗)。此后,过年的一切禁忌全打破了,所以叫破五。但这天一般不走亲戚。临清一带则在这天早饭后送家堂。且临清还有十五前不串亲的习俗,说什么“七不走,八不挪,九走死婆婆,拐弯死老天”。这拐弯指初十以后,直到十五。有这种说法的地方就不能串亲了。

初七日称为人日。东方朔《占书》中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初七为人日的由来已久。唐代称为“人胜节”。《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据说人日主人丁兴旺和人身健康。因此多以中午吃面条来祈求人们身体健康。也有的以此日的天气晴否来占验本年收不收人。人日这天,鲁西的北半部忌讳妇女作针线。说什么:“人日作针线,专扎婆婆眼”。总之人日这天,可以休息,可以改善生活。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这天的主要活动是观赏彩灯,所以又称灯节。这是继春节之后一个比较重大的节日。

赏灯的习俗可以上追到汉代。汉代有腊月赏灯的习俗。根据《僧史》记载,西域腊月晦日,称为大神变,该日烧灯表佛。汉明帝将此俗引进后,逐步发展为赏灯。唐代把赏灯的时间正式定在正月十五。史载,睿宗景云二年(711年)正月十五夜。于安福门外做了一个二十丈高的灯轮,用锦绣加以装饰,挂上五万盏花灯,就象一株巨大的花树。到唐玄宗时,元宵节赏灯更为盛行。规定元宵节前后三夜弛禁,开市赏灯。宋、元、明、清各朝都沿用唐代旧制。规定元宵前后三夜,开市赏灯。官家与民同乐,以示歌舞升平。民国时期规定,元宵节前后三天为灯节。十四日称为试灯,十五日称为正灯,十六日称为残灯,一直延续至今。

鲁西农村过元宵节,还有一种禁忌,就是新婚的媳妇,头三年不能在婆家过十五,说什么头三年的新媳妇“十五不观灯,观灯死公公。”因此,凡有这种习俗的地方,新媳妇必须回娘家去躲灯。

鲁西的花灯种类繁多,而且城市和乡村也有差别。

城市里的灯多是彩灯。主要街道上的官府、商行、作坊、店铺等都要张挂彩灯。彩灯种类繁多,有戏曲故事为内容的灯,如《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等,有以动物形象为内容的,如龙灯、虎灯、兔灯、鸡灯、鱼灯等,有以农作物为内容的,如谷子灯、玉米灯、棉花灯等,有以瓜果为内容的,如北瓜灯、西瓜灯、寿桃灯等。总之,各种彩灯,制作精巧,内容丰富,千姿百态,争奇斗妍,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元宵观灯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和艺术享受。每到元宵灯会,城市郊区的农民群众,也纷纷涌进城里观灯,主要街道上人流如潮,连袂避日,十分热闹。

稍偏远的农村,虽然没有城市的彩灯丰富繁多,但也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用竹片或秫秸扎成彩灯,最多的是用萝卜雕成灯盏,在元宵节晚上,散放在自家的大小屋内和院外的胡同及村外的主要路口。远远望去,灯光闪闪,如银河落地,别有情趣。

这三天不仅赏灯,而且还有狮子舞、龙灯舞、高跷、旱船、花鼓、秧歌、赶毛驴等多种多样的大型表演活动,这几天街上是锣鼓喧天,载歌载舞,观众是人山人海,如潮水一般涌来涌去,全城都沸腾了。一派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的景象。

正月十六日是元宵节的尾声。也称为残灯。鲁西的老百姓非常看重这一天。鲁西民间认为这一天是出去走动的好日子,群众称作“走百病”。这一天,男男女女穿着节日的服装,走亲访友,有的则外出爬山涉水,走桥渡船。农村有顺口溜说“跑一跑,不见老。”“动一动,治百病。”因此,有些农村,把活动不太方便的老年人也要架着出来走走路,以示孝心。过去,在农村,过年的气氛一直延续到二月二。这离春节也太远了,故不再赘述。

转载请注明来自物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国物联网第一门户|物联中国,本文标题:《浪漫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